李忠效 | 核潜军魂——阎保健的故事 (7)

胡 峡  金羽毛文苑  2021-11-21 07:00:00


核潜军魂――阎保健的故事


文|李忠效



七、为三天海耿耿于怀

 

到了北京,阎保健很顺利地住进解放军301总医院。第二天,医生对他肺部的积液进行引流,引出来的积液将近1600毫升。然后给他做了一个全身的派特CT,发现他的肺部的肿瘤已经转移到脑袋、淋巴、骨头上,医生认为,随时都有生命危险,最多能活三个月。


接着,医生要给阎保健做化疗。虽然阎保健不懂医,但是肺结核做化疗这种事还是瞒不过他的。肿瘤科张副主任和护士长找李春雷商量怎么办,三人决定一起和阎保健谈他的真实病情。


张副主任对阎保健说:首长,你的病我们确诊了,是肺癌。不过非常轻。


李春雷接着说:保健,你这是最轻的一种。


阎保健听到这个消息,没有说话,站起身走到阳台上,背对着三个人。李春雷以为他得知自己得了肺癌,心里难过,刚想要去安慰他,只见他忽然转过身来,黑着脸,怒不可遏地大声吼道:你们是怎么回事明明是肺癌,你们瞒着我说是肺结核。我以为是肺结核传染,我才没出海。我就三天海没出完,你们不让我去!我干了一辈子核潜艇,到最后我执行这么大的任务,我是指挥官,我这像是临阵脱逃的逃兵!


说到这里,他哭了。


张副主任、护士长和李春雷都哭了。是被他感动的。在他知道自己得了癌症的时候,想的不是个人生死,而是还有三天海没出完。


“当时他特别难过,不是为他的病难过,而是为那三天海难过。”李春雷在接受笔者采访的时候哽咽道,“我当时特别感动,现在过去了这么长时间,想起来还是被感动。生死关头,他还在想那三天海。


李春雷曾经在她写的《为蛟龙祈祷的女人》书中抱怨过丈夫不顾家,这一刻,才真正了解潜艇的精神和胸怀,并被丈夫所感动。


李春雷对笔者说:你也当过潜艇兵,你一定能理解他。潜艇兵真是高尚伟大的。


我默默地点点头,为潜艇兵。她的感叹是发自内心的。


当时李春雷劝导丈夫说:你就不要老想这三天海了,这都是天意。人算不如天算,咱们谁都抗拒不了老天的安排。


尽管这种劝导是苍白无力的,可她除此之外,还能说什么呢?


阎保健生病的事,潜艇基地很多人不知道。有一天,李春雷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,对方还没说话,就“哇”地大声哭起来,把李春雷吓了一跳。她问:“你是谁啊?”


对方在电话里叫了一声“嫂子”,继续哭,完全无法正常说话。过了一会儿,对方才渐渐平静下来,通报了姓名,原来是将要执行远航任务的核潜艇艇长。他说:我们听说首长得了肺癌,怎么回事啊?真的假的?首长和我们一起工作都很好,怎么到了北京就肺癌晚期了?


李春雷如实告知:是真的。


艇长说:我们这些出海的人都很难过。


李春雷说:当时他给你们发短信的时候我就在场,他就怕你们这个样。你们既然知道了,就要好好干,别人他担心。你们知道我是谁么?我是为蛟龙祈祷的女人!有我在这里照顾他呢,你们放心吧!你们干好了,就是对他最好的安慰。


潜艇出航之前,阎保健给海上指挥员、基地司令员胡中明发了一条短信:正当冲锋时,我却退出战斗,潸然泪下梦想成真时,你们解缆出征,剑指西经我当九泉含笑,预祝成功!


据说,潜艇基地司令员看到这条短信,哭了。


阎保健住院期间,海军首长多次去看他。他的精神状态让大家感动。


海军副司令员刘毅的夫人叶莎丽和李春雷曾经是一个单位的同事,阎保健又是刘毅的老部下。那天刘毅和夫人叶莎丽去看阎保健,谈起远航任务,阎保键又说:这次任务,我没干完。检验核潜艇远航情况的临前训练那三天海没出,我心里没底。


当着阎保键的面,刘毅一滴眼泪也没掉,等一走出病房,就止不住掩面而泣。后来叶莎丽对李春雷说:雷子,你不知道,我们家老刘从病房出来都失态了!


在家的海军首长都去看望了阎保健。时任海军副司令员丁一平因为在外地执行任务,是海军首长中最迟去看他的。丁一平是回北京开会,第二天还要去南海。丁副司令对阎保健说:我来晚了。


当时南海形势比较紧张,阎保键说:我吧,最难受的不是病,真的要打一仗,我住院了,心里也踏实。


丁一平说:保健,你有这种心,我何尝没有?我当了这么长时间的将军,还没打过一次仗。今年6月我就要退休了,我的退休命令可能已经报上去了,我完全可以不去。但是作为我来说。我无论如何坚决要求参加。我对吴司令说:一个不打仗的将军算什么将军!你放心保健,我这次都恨不得战死在战场上。我代表你这个心,代表你的力量,到第一线去!


之后,阎保键天天看电视,结果一点消息也没有。他泄气地说:丁副司令去了一线,我还以为要开战了。看来又打不起来了。


阎保健已经病成这个样子,人在医院里面,心还在前线,在核潜艇上。他一直关心远航的核潜艇,不知怎么样了。


他生病期间,我还定期向他报告远航核潜艇的情况。周波对笔者说。


这次核潜艇远航时间,将打破由中国核潜艇创造的世界纪录,长达3个多月。在这3个多月的时间里,远航的核潜艇也是阎保健与疾病做斗争的精神支柱。


本来医生说他最多寿限是3个月,3个月过去了,看上去他的精神状况很好。


核潜艇返航归来前夕,阎保健给海军首长打了一个报告,他想亲自到码头去迎接他们。海军首长派人询问301的医生,阎保健能不能到三亚去?医生回答:绝无可能。他这种病不能动,更不能坐飞机。他胸中的积水在不断地产生,一直有几千毫升的积水在肺里,一咳嗽就会导致痉挛、窒息。坐飞机,很可能会死在飞机上。


在这种情况下,首长们大都反对阎保健去三亚。只有刘毅副司令作为阎保健的老领导,表示支持阎保健。他说:保健是快要死了,他一辈子干核潜艇,最后再看一眼,我能理解他的心愿。所以我同意他去。


阎保健最后还是没有去。海军主要首长不批准,他只能服从。


核潜艇返航归来那天阎保健算着时间,给带队远航的潜艇基地司令员胡中明发了一条短信,当时潜艇还没有浮起。等潜艇浮起后,胡中明登上剑桥,打开手机,阎保健的短信就到了--


中明:热迎凯旋,兄弟们辛苦了!你们刷新前辈,创造了世界记录,为基地、海军铸造了辉煌,我为你们感到骄傲!庄重军礼!我还活着,正接受治疗。转兄弟们,多保重!拥抱!阎保健。


胡中明看完短信,视线变得模糊了。蓝天、大海,在他的视野里变得一片混沌。


后来我在采访胡中明时,胡中明说:我们对他(阎保健)非常敬佩,他非常专业,非常细致,心胸开阔,大度,和他共事心情非常舒畅,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。基地成立初期,条件非常差,他作为参谋长,一心扑在工作上。2010年出任基地司令员以后,进一步完善了很多机制,推进了工作,部队实战化方面也有进步。他为后人立下了标杆,他是我们基地官兵学习的榜样。


八、魂归大海
 

因为阎保健的工作特殊,以往他和妻子、女儿在一起团聚的时间都比较短,这次由于阎保健生病住院,才是他们一家三口有机会在一起吃饭、散步,时间长达一年半。尽管这次团聚有欢乐,也有苦涩,但毕竟团聚要比分离好。


阎保健住院期间,来看他人的很多,一些多年不联系的老战友、老部下都来了,很多人送上礼金,让他买点营养品补补身子,盛情难却,他只得收下。


一天,一个老部下给他送来一大包钱,一共有5万元人民币,还有一张纸条。大意是,他要调职,希望阎保健替他说说话。阎保健对秘书周波说:你把这包钱送回去。你记住,凡是要求办事的,一分钱不收。我过去从没有办过这种事,收过这种钱,现在更不能收。


周波按照阎保健的指示,找到那人住的招待所,将5万元退了回去。那人说:不用首长说话了,我要表示一个敬意。


周波说:首长说了,一分钱不收。


2015年7月的一天,李春雷接到姐姐打来的电话,说母亲病重,她便回了一次青岛,看望母亲。返回北京时,阎保健的秘书周波告诉李春雷:海军苗政委来过,首长把后事向苗政委交代了,他要把骨灰撒到核潜艇基地的大海里。他说,我干了一辈子核潜艇,这样我会睡得踏实。


后来,李春雷去问阎保健:你是不是把后事早就想好了早就想好了?


阎保健说:嗯,我生病的时候就想好了。我生是核潜艇的人,死是核潜艇的鬼。


20151012日,与疾病搏斗了一年半的阎保健在北京去世,终年58岁。


李春雷在家里设了一个小灵堂,很多分别40多年、远在外地的老部下,闻讯赶来,上门吊唁,他们在他的遗像前或长敬军礼,或长跪不起,都泣不成声


阎保健去世以后,中央军委主席委托秘书打电话表示慰问,中央军委副主席、解放军各总部都送花圈,对于一名正军职干部来说,这样的规格,可以说是哀荣备至了。


20151026日上午,阎保健骨灰海葬仪式在三亚某潜艇基地举行,军港内汽笛长鸣,向阎保健送行。水兵们被阎保健的事迹所感动,拉响汽笛的手久久不肯松开。


阎保健在此魂归大海。


阎保健是从核潜艇部队成长起来的将军,他是核潜艇部队的骄傲。在核潜艇部队中,像他一样优秀的军人还有很多,正是他们,树立了能吃苦、能战斗、勇于牺牲奉献的核潜精神,铸就了爱国、尊艇、敬核的核潜军魂。


我在阎保健曾经当过司令员的核潜艇基地采访时,看到这样一条标语:平时核威慑,战时核打击。


我觉得,这个标语既说出了这支部队的使命任务,也说出了人们的共同愿望。“核威慑”的目的是为了和平,“核打击”的目的也是为了和平。


阎保键为了核潜艇事业,为了和平事业,贡献了自己的青春,乃至生命。我们应该记住他,怀念他。


一颗核潜星陨落了,但他的精神永存。

 

2017年3月20日修改于兴城

2017年5月22日再改于北京

 

(原载2017年《解放军文艺》)




前篇回顾

李忠效 | 核潜军魂——阎保健的故事 (1)
            核潜军魂——阎保健的故事 (2)
李忠效 | 核潜军魂——阎保健的故事 (3)
李忠效 | 核潜军魂——阎保健的故事 (4)
李忠效 | 核潜军魂——阎保健的故事 (5)
李忠效 | 核潜军魂——阎保健的故事 (6)